励志网

Hi, 请登录

顾黎明作品集评

就孟禄丁、顾黎明这些艺术家具体的一些抽象作品而言。综合材料的使用更加体现出艺术家对现实的心态。把那些渗合了木块、麻绳、布片、铁皮和其他材料的抽象画,放在古典风格的怀旧情绪的写实作品一旁,前者较之后者对观念视觉和心理的冲击效果更为强烈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冲击并不简单来自破碎的物品或抽象的表现,更主要是产生于物质的直接性。

张晓凌 国家画院副院长、美术评论家

任何一种本土现代话语都是西方现代艺术话语与本土话语融合后的再生――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融合后的再生。几年来,顾黎明的语言实验一直围绕这一思考进行。在色彩的运用上,顾黎明把民间大红大绿的对比色调减弱为中性的灰调子,既保持了和表现性抽象色彩逻辑内在的一致性,又以此使画面获得古朴的历史感;线的处理方面也显示了顾黎明特有的机敏。他以木炭条勾勒出的线条在色彩的覆盖下或隐或现,轻松随意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既断落零碎,又连绵整体,兼具了传统文人艺术用笔的空灵蕴藉,民间艺术勾线的古朴稚拙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线条的放达不羁。在造型方面,顾黎明把传统意象造型和西方抽象造型作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综合:抽象与具象的综合,表现与写意的综合。总之,画面上的形象是一系列综合的结果,意象原型在抽象语言中重建的综合,是传统意象的神韵、旨意、趣味在当代话语中的再现与复活。它是现代人所希望看到的那种形象:具有历史含义和传统审美价值,又同时是全新的当代视觉图式。

殷双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评论家

抽象表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抽象和表现艺术一直未能有纯粹学术意义上的充分发展。这种状态近年来有了重要的转变,并且出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艺术家。……而抽象创作也领先于理论研究,进入学术层而,尚扬、周长江、王毅、王易罡、苏东平、季大纯、江海、顾黎明等画家的作品,展示了中国抽象的发展,已具备了从整体上加以观察研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赵 力 中央美院人文学院副院长、美术评论家

顾黎明的表达方式始终是建立在对当下现实社会独立的洞察与体验之上。八十年代中期,感觉良好的顾黎明就确立了以表现为动机、以抽象构成为取向的作品面貌。在随后几年间,画家能够在当时生活循序和文化心理方面所发生的超常变化中体味到一种普遍存在复杂心态,并有意识地将这种心态引入到创作意识中。进入九十年代,顾黎明的绘画以一种反对任何呆板、样式化的风格姿态形成了保持活力的艺术特征。……同时,他以其特有的敏感尺度将传统文化的审视和现实文化的观照揉渗于一起,衍化成作品的内在力量。而抽象语言的表述更为纯熟、适当,显出对视觉艺术的悟性和严肃的学术态度。

孟禄丁 旅美画家

顾黎明现在的作品,具体的服饰(指《汉・马王堆服饰系列》)启发无非是进入心理和视觉体验的契机,在笔色之中,自然流露的则是对现实文化和心理的体验,抽象语言的表述更加纯熟和适当,显示出对视觉艺术的悟性和严肃的艺术态度……。

我了解顾黎明,他是一个思维活跃的人,喜欢思辩,但这只是对他敏锐感性的补充。……他的叙述方式最终还是画,在混蒙的形与色之中,在干涩的线和斑驳的色彩之中;在沉稳、低调的画面结构之中,没有刻意的刺激,但可以感觉到一种躁动与压抑、冲突与要妥协,透过感觉的笔触和色块,富于灵性的运笔,触击我的视觉,引发我潜在的心理的感官反映,让我进入另一体验的境界,传统文化的审视与现实文化的观照已做为内在的力,被艺术的有机语言形式所包容,给我展现一个背景、一个空间、让我去充实、去寻找更多的艺术层次的快感。

高天民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评论家

顾黎明是80年代以来崛起的我国抽象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为基础进行新的演绎和阐释的抽象绘画,为中国抽象艺术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顾黎明的艺术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因此而认定他的艺术已达到了成熟,但可相信,他的探索和思考必定会给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以新的策力。

顾黎明的立足点也正是我考虑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出发点,正如他所说:“被动地承袭传统文化的某些具体因素”也可获得某些传统文化的形式,但那是很表面的,至多比五十年代那种题字盖章式的“民族化”好一点。真正的艺术品必须是时代精神的深刻揭示,必须体现艺术家对历史与现实的宏观把握和整体意识――这是现代艺术家区别与传统艺术家的地方,否则你只能是一个画匠,而非艺术家。顾黎明不强调个性却非常有个性,不注重形式的把握却透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爱,他强调“再模仿”却获得了不同凡响的“再创造”,而这一切却是在开放的语境中取得的。

杨松林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顾黎明的艺术探索过程,虽经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却能做到冷静而理智的选择和驾驭,既敢于正视并接受西方现代艺术的精华,又善于寻求与中国传统相融合的对接点,显露出独到的机敏。他把艺术创作看做是一种“学问”,严肃而认真地投入,这使他的探索在抽象表现阶段即进入一定的学术层面,而被学术界列为“我国抽象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随其认识与探索的深化,相继由《马王堆系列》自然地过渡到《门神系列》(木板年画系列),可贵的是他没有急功近利地对传统和民间文化做表面的、简单的照搬,而采取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自己创作的母体和根基,机敏的沿其文脉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进入堂奥。他在提出关于“第二文化意识思考”的同时,用自己严肃的探索,相继创作出一批关注到造型因素的具象与抽象、体验与表现、观念与语言、本土与现代的相关性,吸收了中国意象造型的方法完成的作品,并以其相当的学术层次和审美品格,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来源【励志网】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