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网

Hi, 请登录

浅析舍伍德.安德逊短篇名作《纸团》的表现手法

【摘要】美国现代作家舍伍德,安德逊因其短篇小说集《小镇畸人》而闻名。本文从小说集中的故事之一《纸团》入手,分别从接受关学角度和写作视角角度,论述了模糊处理手法以及淡漠化的处理方法的应用,分析了小说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表现手法模糊处理淡漠化处理

舍伍德・安德逊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力的作家。在其创作生涯中。短篇小说的成就尤为突出,以短篇小说集《小镇畸人》的成就最高。安德逊笔下的小镇人,大多是孤独的,其行为都表现出常人不可理解的一面。比如,裸奔的少女、有同性恋倾向的教师等。《纸团》是小说集中的第二个故事,讲述了里菲医生孤苦、冷清的一生的故事。里菲医生是一个善于思考、有思想的人,但是却被小镇人遗忘。由于无法与人沟通、思想无处表达,里菲医生形成了一个怪异的习惯――将想法的细枝末节记在纸上、揉成团、变硬、扔掉。在里菲医生45岁的时候遇见有同样不被他人理解遭遇的妻子,但是婚后不久却死去,里菲医生重新陷入那种始终笼罩在心间的孤独之中。故事在简短的叙述间,描绘出了人生的常态――孤单、寂寞,仿佛命运般地与人如影随形,从而引发读者无限的感慨。其表达的主旨与其他短篇在主旋律上是一致的,通篇读过,故事周身仿佛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迷雾医生该如何思考,散发着幽寂、冷漠的情感。本文从故事的表现手法层面对其进行分析,揭示引发笼罩在读者心间的幽寂、冷漠之感的艺术效果的原因。

一、模糊处理手法的应用――接受美学角度下的思考

语言具有模糊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地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往往会使得作品在凝练、精简的条件下,表现出更多的意蕴。在旧的修辞格中,语言的模糊应用往往被视为错误的使用,作家在表达思想情感时,要予以回避。然而,对模糊语言的合理使用,往往能够表达出精确语言表达不出的艺术效果。使得艺术作品内涵丰富、意蕴增色。从作家创作的角度讲,这是由于作家在选词上刻意回避过于直白的表现手法,使得作品以较少的语言表达出无穷的意蕴;从读者的角度讲,这种表现手法给于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从而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投入到作家创作的环境中,并加入个人的思考、见解,而这一过程的增入,往往使得作品呈现出更大的生命力,使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增强艺术的表现力。从接受美学的理论上讲,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除了重要的必须表达的特征之外,往往留有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内容的缺失,不但不会影响读者对整个篇章的理解,反而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对于文本是必要的,因为他能产生一种‘活力性’,吸引读者介入文本所叙述的事件中去,为他们提供阐释和想象的自由。”由此可见,作品的可读性强与否,不仅取决于作家是否终于生活、终于传统的叙事模式,对传统叙事模式进行合理地反叛往往会收到格外突出的艺术效果。

《纸团》中多出模糊处理的手法的应用,更是烘托出通篇孤独、冷寂的氛围。首先是对里菲医生外貌描写进行了模糊处理。文章一开篇就用第三人称的“他”代指里菲医生。对于里菲的外貌也是一笔带过:“他是一位白胡须、大鼻子、大手的老人。”简短的外貌描写仿佛不会引起读者过多的关注。然而,作者继续写他的妻子“安静、高大、皮肤黝黑。对许多人而言看起来十分美丽。小镇里每个人都很疑惑他的妻子何以嫁给了他”。这就不得不引起读者的好奇,在介绍里菲医生的字里行间,并未见描写医生相貌如何丑陋的语言,也没有关于医生出身的描写,那么,小镇人为何疑惑里菲医生的妻子嫁给他这件事情?在下文中,作者通过隐喻的方式给予了解答。为了达到模糊处理的效果,作者讲述了一个关于皱巴巴的苹果的故事。在收获的季节,人们总是会拣选出漂亮的果子,送到城市的公寓里去供人品尝。那些皱巴巴的苹果就被遗弃。“它们就像里菲医生的手关节一样。”此处即为暗指,里菲医生手关节的外貌对于普通人来说,即是丑陋不堪的。在这个故事中,更大的一个隐喻其实是指向里菲医生的外在。通篇读过,读者对里菲医生的外貌既会像他妻子一样给予忽视,同时又能清楚地认识到里菲医生客观存在的外貌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是作者模糊处理手法下极为成功的一个例子。

在描写里菲医生怪异的举动时作者同样使用了模糊处理地表现手法。在《小镇畸人》所描述的每一个人物身上,都会有在普通人看来极为怪异的举动。《纸团》中则是通过描写里菲医生将思想写在纸团上又扔掉这一举动,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这部小说集中里菲医生是性格较为鲜明的一个人物。那么,在具体描述中,作者使之脱颖而出医生该如何思考,与其使用的手法息息相关。在描述里菲医生的举动时,作者写道:“他不停地工作,将自己建设起来的东西亲手毁掉。他建立起真理的金字塔。完成后再推倒,这样,他就可以有真理做材料建立其他的金字塔了。”在描写里菲医生写的纸团的时候,作者写道:“在那些纸团中,形成了一种真理,那是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成型并渐长渐大的真理。那种真理覆盖世界。它会变得极为恐怖,继而消失,然后,思想的细枝末节继续出现、长大。”这是对于里菲医生所建构的“真理”的模糊化处理。读过全篇,读者也不会清楚地知道里菲医生的“真理”的具体内容,也许里菲医生的真理只是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迷茫的思考、也许是对机器大工业影响下人的生活方式的表达不出的憎恶、也许只是记载了里菲医生的日常琐事……也正是由于这些可能性,使得里菲医生的人物形象更加跃然纸上、生动鲜明――里菲医生就像那些皱巴巴的果子。在一般的人无法理解的外表之下,隐藏着深刻的思想与丰富的内涵。

另外,故事中其他几处类似的模糊处理方法也使文章透露出一种神秘、忧愁、孤寂的色彩。比如,在描写里菲医生和妻子相遇相知这一过程的时候,作者并没有着墨太多,但是却交代给读者,他们正是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相知相遇,用了一句“但是她就像发现了皱苹果香甜之处的人”来描写二人之间的关系。这就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

二、客观、淡漠化的处理――全知全能却并不参与的视角

《小镇畸人》在类似前言性质的叙述《畸人志》中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者讲述的故事。作者采用的是全知全能视角讲述。《纸团》作为其中的一篇自然也不例外。在叙述过程中,叙述者就像上帝一般,知道故事中所有人物的所有思想与行动。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安德逊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并没有使叙述者参与、影响故事人物的行动,而是采取了一种客观、淡漠化的处理方法,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氛围,凸显出作者的别具匠心。

在故事开篇作者对于里菲医生的称呼就是“他”,这是一种违背传统叙事的用法。在交代主人公的时候一般不会这么使用。但是正是在开场的时候使用这样的称呼反而反映出作者冷漠的态度。作者只是在讲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恰巧发生在了里菲医生的身上。换而言之,故事发生在谁的身上并不重要,这种态度与其说是作者的冷漠,毋宁说是作者对当时里菲医生周遭人物的冷漠的一种如实地再现。这样,又同时产生了一种隐喻的效果:文章中的里菲医生可以是任何人可以发生在任何人的身上。在读过《小镇畸人》之后,读者往往会在安德逊的故事中他们看到自己的身影。如此看来,作者这种淡漠化的处理方式不但没有减少作者与作品人物的沟通,反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扩充了作品的内涵,引人深思。

在描写里菲医生妻子的境遇的过程中作者同样是运用了淡漠化的处理。里菲医生的妻子认识里菲是由于她怀孕而恐惧。

来源【励志网】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