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网

Hi, 请登录

熊孩子该有的家风

餐桌必须尊长

中国人对吃的执着无人能比,而且饭桌上的讲究堪称一门深厚的艺术。以前,一大家子一起吃饭,长辈没有落座小辈就只能在旁边候着。然而随着现代小家庭的形成,父母上班时间紧张南城旧事的大概内容,能保证孩子天天吃上自己做的饭就已经不错了,根本顾不了对孩子的教育。于是小孩吃饭时又吵又闹、饭还没做完孩子已经吃完了、只顾自己喜欢跟长辈抢菜吃的熊孩子比比皆是。

餐桌是家风教育最好的场所和起点。

《论语・为政》有云:“有酒食,先生”。先生就是先于自己所生之人,即父亲兄长,有酒肉先让父亲兄长食用,这是在饮食上践行孝悌之道。这种孝悌之道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在饮食上应先敬长辈;第二、是内心对长辈的尊敬;第三、是外在懂礼,即有序。饮食时要怀着恭敬的心情有礼有序地侍奉老人。

《弟子规》也明确规定:“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饮食用餐,就坐行走,长者优先,幼者在后;“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待饮食,不要挑食偏食,饮食适量,不要过少过量。同时,古人用餐时筷子不能越过盘子的中线,喝汤不能出声等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古代家风的这些积极的约束性成分,对于培养孩子孝亲之德和本分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现代社会应教育孩子克制欲望,不能长辈未落座孩子就坐在那里,长辈或客人未吃孩子早已把饭菜翻个底朝天,如果孩子提前餐毕也应礼貌地说“我吃完了,你们慢用”这样的客套语言,久而久之使其养成非常好的用餐习惯和敬人意识。

言行考虑他人

顶撞父母、忤逆长辈如今恐怕不是个案,我们有时候会以“孩子还小,不懂事”或“正在青春期,叛逆也是应该的”糊弄自己,可是躲得了一时躲不过一世。今天孩子顶嘴不管,明天打人也不管,后天打家劫舍想管也为时已晚。所以说孩子的一言一行必须从点滴做起,对长辈的尊敬、对父母的爱也该是家风中必不可少的美德。

《弟子规》有明确说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南城旧事的大概内容,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意思是说父母叫你,就应该赶快答应,父母事要你做,不要拖拖拉拉,懒懒散散。父母亲的教诲,需严谨听从,恭敬地倾听,父母亲的责备,不能顶嘴,应该顺从他们,承受他们的责备,努力改进自新。冬天要提醒父母多穿衣服,夏天要给父母纳凉,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傍晚回家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同时我们呼吁要把爱父母的那颗心,拿来爱一切长者,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弟子规》讲“泛爱众”,实际上是要求将父母之孝拓展到我们能感知到的一切生命现象,所有的动物、所有的植物都包含在这里面。他能爱他的父母,他自然能爱他的亲人,自然能爱他的朋友,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他自然而然能够推而广之地去爱护一切的动物、一切的植物,这是一种大爱,一种胸怀和境界的历练。

立业不能忘恩

曾几何时攀比成了人们心中的魔咒,成年人比家庭、比事业、比收入,就连孩子也都在比礼物好坏、比哪家的妈妈漂亮、比谁家到哪里去旅游。当物质代替精神,就有小孩嫌母丑,不让妈妈接送上下学,就有成年人恨自己没有当官的爹,不能给他找个好的工作……很多人看不到父母生养的艰辛,不懂得长大就该立业,自己养活自己。

《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简单地说,就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却又帮助了他人,这个就是事业。《礼记・大学》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事业也好、立家也好,实际上都是为了培养一个人的社会责任,都是为了养成一种独立向上的进取之心,抱怨只是小人之举。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还有“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知恩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饮水思源”“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知恩图报、感恩戴德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表现出对养育之恩、教育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救命之恩的竭诚回报。

感恩,是我国儒家文化极力提倡的一种积极的处世哲学、一种必要的人生智慧。在“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德育中,学会知恩、懂恩、感恩、报恩,既是一种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一种道德实践能力的体现。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常回家看看家中长辈,在祭祀、省亲、节俭、慈善等方面都要做出表率。

成家得有担当

“我165,110斤,但老公嫌我胖,非要跟我离婚。”“我听说过一个女人结婚相亲的,结婚一个月离了,原因是男的饭量太大。”婚姻本该是神圣的,但是我们又看到了现实中各种奇葩的离婚理由。有时候我们不禁会问:现代人的婚姻怎么了?

夫妻和顺则家庭美满。关于夫妻相处,《白虎通义》说:“夫者,扶也,以道扶接;妇者服也,以礼屈服。” 意思是丈夫是扶助妻子成人的,是依据道理扶助教育妻子的;媳妇则是服从丈夫的,是依据礼法而屈服的。也有“妻者,何谓?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下至庶人其义一也”,明确妻子的地位应当与夫相齐。

新时期夫妻相处不该片面强调妻子的顺从责任与义务,婚姻应以爱情为基础,以家庭责任为旨归,互相尊重。如《后汉书・梁鸿传》描述:“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夫妻要相互尊敬,有礼貌,要平等。

婚姻,是两家家风的碰撞和融合,如果诞下下一代,也是家风的传承和发扬,我国古代对于孩子的教养上也是有优秀的家风值得继承的。

如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欧阳修4岁丧父,欧阳修的成功与他后来在文学界里做出的卓越贡献,是与欧母的教子有方分不开的――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他4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

另外还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司马光俭朴处世,教子有方”等故事告诉我们,想要教育孩子该做的事,自己首先就要做好,以身作则的教育魅力是巨大的。要积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积极、乐观的情绪;不可忽视培养孩子的进取心理。

来源【励志网】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