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网

Hi, 请登录

重组教材需三思而后行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的课程意识与教学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还有一部分教师对“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来教”存在着片面的认识,以“活用教材”为借口,随意改编教材,一味地追求个性化教学,导致教学活动简单、肤浅、变味,偏离教材原定的教学目标。

近日,学校举行双周一教研活动,年级组教师执教了“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从例题的教学到习题的剖析都进行了重组,但教学效果如何呢?下面,我就撷取其中的教学片断来谈谈。

案例回放:

一、猜年龄

师(出示扑克牌 “A ~ K”):现在要用扑克牌来表示大家的年龄,J表示多少?K、Q呢? 谁来选一张牌代表自己的年龄?(学生任意抽取一张)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个信息,老师的年龄比××同学大14岁,老师的年龄是多大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同学1岁时。

师:你能继续往下说吗?像这样说得完吗?那怎么办?

师:我们可以用字母a来表示××同学的年龄。

生1:如果××同学的年龄是a岁,那么老师的年龄就是a+14岁。

师:你想到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很好!这儿的a+14,除了可以看出老师的年龄,还可以看出什么?

……

师(小结):看来,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师:这儿除了用字母a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生答略)

师:如果××同学今年15岁,老师多大?

师:这儿的a除了可以表示15,还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

师(小结):a可以表示自然数,但是a的范围是有一定界限的。

师:如果用b表示老师的年龄,学生的年龄是多大呢?(此问题一出,绝大多数学生觉得很茫然,只有一个学生勇敢地举手,认为学生的年龄应该用a来表示)

二、教学第106页的例2

1.出示例题的三个问题,要求根据题意分别写出表示书法组、舞蹈组和合唱组人数的加法式子。

2.如果x=10人,合唱组有多少人?x=14呢?

师:这儿的x除了表示10、14外,还可以表示哪些数?

……

三、教学第106页的例1

1.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3个、4个三角形呢?

2.摆a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生:(3×a)根。

师:a表示什么?这儿的a可以是哪些数?

……

思考:

一、教材重组后还能有序教学吗?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看似浅显、简单,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所以,教材在安排这一课教学内容时遵循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原则。

为了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的教学。例1通过用小棒摆三角形的简单操作,让学生用乘法算式分别表示摆2个、3个、4个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再通过对题中数量关系以及列出的乘法算式共同特点的分析和比较,引导学生用字母a来表示三角形的个数,用a×3表示摆a个三角形所用的小棒根数及摆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与摆出的三角形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这道例题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由具体的数到抽象的字母、由具体的乘法算式抽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的过程。例2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加法式子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同时初步学习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来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从而丰富和拓展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认识。教材这样安排,层次性很强,知识的内在结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而教师这样重组教材后,想通过“猜年龄”来让学生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和数量关系,并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来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对于刚刚接触用字母表示数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填鸭式”教学,而且容量太大,学生对教师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应接不暇,来不及思考、交流,完全由教师牵着鼻子走。另外,因为例2的教学和“猜年龄”差不多,教师在“猜年龄”来说后教学例2就显得毫无意义,学生也学得索然无味,此时教师再教学例1不是本末倒置吗?例1相对于“猜年龄”来说要简单得多,以摆小棒围图形为素材,而例2是全文字题,教材的编排顺序正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所以,听课教师一致认为教师在新授知识部分对教材的处理杂乱无章、本末倒置,毫无层次可言。而且,课始教师就急于求成,以难题压倒学生,而后面的题目却越来越简单,使学生如云里雾里,学习起来既感到困难,又学得很不扎实,对后续的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教材重组后符合学生的认知吗?

教师重组教材后,通过“猜年龄”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算式“a+16”,再通过例1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算式“a×3”,这与教材正好相反,教材是让学生先用字母表示乘法算式再表示加法算式。那么,学生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的认知起点到底是什么呢?是乘法算式简单些,还是加法算式简单些呢?例1先说明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然后让学生明白摆2个、3个、4个三角形要用小棒的根数是2×3、3×3、4×3,学生列算式的同时理解了摆几个三角形就要几个3根小棒,在此基础上很容易类推出摆a个三角形要用小棒的根数是a×3。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里乘法算式的得出是水到渠成的。而“猜年龄”的活动,规律是学生一步一步探索得到的,如“当××同学1岁时,老师多大”“当××同学2岁时,老师多大”“当××同学3岁时第二天教材 架构思考方法 艾飞,老师多大”……在教师的指引下第二天教材 架构思考方法 艾飞,学生想到了用字母表示。所以,很多教师都认为在课始就让学生弄明白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这样进行教材重组是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既不便于教,也不便于学。

三、重组教材后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了吗?

数学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这一单元的学习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作为发展学生数学思考的一个方面,强调学生应“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与用语言叙述相比所具有的抽象性、概括性和简洁性的特点,不断加强学生的符号感。

综观新知教学部分,我觉得教师只为教而教,并没有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一是学生并没有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如课始“猜年龄”的活动,教师提问“像这样说得完吗?那怎么办”“我们可以用字母a来表示××同学的年龄”,使用字母表示××同学的年龄并不是学生自己学习的需要,而是教师自己告知的。教学用小棒摆图形时,学生因为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自然会想到用字母来表示,但是教师依然不放手,而是提问“摆a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整节课,学生都没有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我觉得这是本课教学的一大败笔。二是学生没有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整节课,教师都把例题当成习题来教学,觉得把题目解决了,学生把答案写出来了就算完成教学目标。其实,这里只要多加一个环节,或许就事半功倍了。如可以把用字母表示的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从中体会到1 × 3、2 × 3等式子只能表示摆个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而用字母表示的方法不仅可以表示摆几个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还可以表示摆任意个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从而明白字母a可以表示任何自然数,用字母表示数更加概括、简洁。

正如特级教师沈重予所说:“现行的教材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贯彻新课程理念而编写的,它凝聚了大量优秀教师和专家的心血,是一个经过锤炼和考验的经典性范本,大概地阅读是不行的。”教材是经得起挖掘和拓展的,虽然我们不能对教材顶礼膜拜,但我认为青年教师在重组教材之前,首先应读透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重组教材,需三思而后行!

来源【励志网】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