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网

Hi, 请登录

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思考

【摘要】思考是指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思考起源于思考主体对某事物的矛盾或者对某事物的目的。思考可根据其产生不同的效果而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比如:“批判思考”、“系统思考”、“创意思考”、“逻辑思考”、“水平思考”、“垂直思考”、“图像思考”、“逆向思考”、“正面思考”、“负面思考”等。在数学中更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其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考 提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180-01

过去我们喜欢把结果告诉学生,现在新课标要求把探索的过程全部的经历留给学生。我记起了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什么叫素质,当我们把学校里的全部知识都全部忘了以后所剩下的才是素质。美国国际教育中心主任提出,我们应该让7年级以上的学生,每一天都来问他的老师,今天你教给我们的这些,我们到什么时候才有用。作为我们的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我们教的是教材,但是我们要让学生得到的是什么呢?

过去,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给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分析、解决问题。当我们解决了全部问题我们就说这是一堂优质课。可是现在,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创设新的问题行径。这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思考,而所说的引思,就是引发思考。在教学中教师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一个知识点,设计成一个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通过手动、眼看、脑想,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感觉器官,从而活跃思维,达到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在教学中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创情达境,以趣激思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说,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促进思维发展的源动力。因此,我们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以趣激思: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以趣激思。学生对知识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在教学中通过环境布置、课前谈话、游戏活动等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将要学习知识的背景,为学习新知作了准备,进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探索,在思考中感受思维的美,在探索解决问题中体验快乐,从而获得最佳效益。

第二,借助教学媒体的趣味性,以趣激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求感。根据小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发挥电化教学特有的“鲜明色彩”、“生动形象”、“声像同步”等优势,刺激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新奇的快感,唤起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第三,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第二天教材 架构思考方法 艾飞,以趣激思。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教学中,当学生进入了探求新知的最佳状态时,教师若能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因素,依据教学目标,抓住时机,有意识地展示有利于学生学习模仿、概括的教学内容,同样也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活思维。

二、精锤细凿,以教导思

英国人笛卡尔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国自古亦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之说。科学的思维方法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将获得的学习经验用于再实践,以求得更大的发展。在“主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可调用多种手段进行思维方法的示范与训练,使学生从教师示范、学生模拟开始,逐步过度到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第一,锤炼科学的教学语言。“慧于心而秀于言”,语言作为人类思维的外衣,是人类用来交流信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而教师的教学语言又是与学生交流的最重要工具。教师教学中遣词造句、说理叙事的逻辑性、条理性、哲理性以及准确、鲜明、生动、幽默的风格,其本身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的示范,常常能令学生出现哲理的顿悟,思维的火花。

第二,提炼教材的方法因素。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提炼教材,并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对结论形成过程的思维方式、思维进程、思维活动策略进行指导,便可以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传授学生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任何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获得思维的启迪和发展。不论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无中生有,应鼓励学生独立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分析、去判断。

第四,设置精当的习题讲练。学生多种思维方法的熟练运用以及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与巩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主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注重思维方法的示范与训练,特别是习题设置本着以有益于学生思维发展为宗旨,重视思维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训练第二天教材 架构思考方法 艾飞,把练习过程作为开启想象、训练方法、发展思维的教学过程。

三、布疑巧问,以疑促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其主动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滋长而发展起来的。“主动参与式”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的设疑、破疑、再设疑的过程。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首要的基本教学技能应该就是善于设疑和激疑,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从而启迪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一,要在学生容易忽略或容易搞错的地方激疑,以疑促思。学生在一些问题上往往比较粗心大意,有时对一些问题不求甚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抓住一些问题堵一堵、塞一塞,在不易产生疑问之处或容易搞错之处,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样就可以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第二,要善于通过巧布疑陈来引起学生心理中的疑窦,以疑促思。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疑窦,由疑窦产生求索志向和动机,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从事学习,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智慧。因为,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略加点拨、开窍,智慧之火花就会随之而至。

第三,要善于创设一些争议的情景置疑激难,以疑促思。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因为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观点或问题与我们争辩。面对这种情况,当教师的应感到高兴,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切不可以为对自己不尊重而泼冷水,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此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鼓励其他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对有创见的及时给予表扬。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涉及师生在理性和情绪两方面的动态人际过程。课堂气氛、学生情绪、教师感染力三者的和谐统一,是“主动参与式”教学手段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感人心者,莫过于情。”积极的情感体验往往能驱使人们在积极的行动中增强思维的活动。为此,教师不仅要在认识上引导学生展开充分思维,而且要及时抓住学生情感的共振点,并以鼓励、扶持、肯定的积极态度去调动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是创新学习的核心,是课堂的“轴”。通过思考探索的过程,拓宽思维,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思考,是学生发展智力的起点,也是推动他们积极学习、奋发上进的一种推动力。“引思”就是要实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思维间的和谐统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去引导学生多思、深思、会思,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让他们思有所学,思有所得。

来源【励志网】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