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网

Hi, 请登录

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刍议

【摘 要】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因此,只有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丰富语文积累,才能积淀起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考后感想手抄报,充分利用小孩子爱读书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在读中学、读中悟、读中摘抄积累,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二是以课外阅读活动为桥梁纽带;三是以运用为提升内化自我的途径。

【关 键 词】积淀;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60-03

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2.2% ,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为48.7% ,并且呈持续走低的趋势。就年龄而言,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喜欢看书;相反,年龄越大的孩子,越不喜欢看书。”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兴趣考后感想手抄报,我国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段)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400万字以上。”《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个体文化底蕴。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丰厚程度。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1.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去探究所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改变教和学的关系,加强师生双方感情与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同时,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教材内容,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我在课型上做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改革,如表演型、竞赛型、实践活动型。这样的课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究所学习的内容,主动积累所学知识。其次,要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因为形象、直观甚至动画式的课堂教学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创设优美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如学习《小儿垂钓》一课时,我在生动形象的课件中指图,让学生根据图画说出相应的诗句:指着头发蓬乱、手拿钓竿的画面,让学生说出“蓬头稚子学垂纶”;指着孩子周围的环境及坐姿,让学生说出“侧坐莓苔草映身”;指着孩子招手的动作及路人,让学生说出“路人借问遥招手”;提问学生孩子为什么招手,让学生想象说出“怕得鱼惊不应人”。同时在教学这首诗时,还让学生边读诗句边做动作。这些教学手段,既形象又直观,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地去探究学习作者为什么用“遥招手”,从而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一旦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与语文有关的内容。看多了,脑子里就会有印象,相关知识就会在学生的储藏器――大脑里储存起来。

2.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积累。语言积累需要大量阅读,而大量阅读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切都要凭借课堂教学来培养。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我常常对学生渗透“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思想意识,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好词佳句,学会在旁边批注,写出自己的感想。有时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自己找到喜欢的内容或文中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促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积累的良好习惯。有了好的习惯,学生就能自觉主动地去积累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文中重视、引导语言的积累。当我们打开每篇课文,便会发现教材中对语言积累非常重视,每课后面都有词语花篮,并把部分好词摘抄在词语花篮里,留下一两个花篮由学生完成。有的课文还安排摘抄好句、词组,背诵相关的段落等。每个语文百花园都很注重知识的积累,并以“积少成多”、“读读背背”或“我的采集本”等形式出现,内容有名言、古诗、谚语、成语等,同时告诉学生,我们每读一篇文章,都可以像课文那样找出好词、好句,并把它摘抄在你的采集本里。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我都从高从严要求学生,课堂上书声琅琅,人人诵读。这样,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小学阶段结束时,学生就会拥有一部自己语言仓库中的“小百科”,从而为丰厚语言积累、积淀文化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课外阅读活动为桥梁纽带,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总量,还推荐了背诵的篇目,这将为语言积累的落实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同时,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整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因此,我们不能就诗教诗,见文教文,而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例如,在教学古诗时,由于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能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用以一带多的方式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王安石的《梅花》,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诗词、名句?学完杜甫的《绝句》,你还知道这种题材的诗作吗?又如学完王昌龄的《从军行》第四首,出示另外的六首。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对教材进行整合,如进行组诗的教学,精讲一首,其余的放手让学生自觉主动去探究,如有关送别的组诗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我们更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需要,向他们推荐难度适宜、体裁多样、内容健康而丰富的课外读物。如:学了《观潮》后,可向他们推荐《钱塘潮》、刘禹锡写的《浪淘沙》、苏轼写的《观浙江涛》等,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为了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华,我还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入到班级,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

首先,我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这本教材,组织学生在每天下午上课前的15分钟进行古诗文诵读,会背诵的则把诗题、日期记录在背诵表上,由同桌互相签名。晚上再把当天所学的古诗文背诵给父母听。

其次,我比较注重营造氛围。环境是一部无声的,但却是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富有意境的诗文、诗画等等都是营造人文环境、发挥教育功能的绝好素材。在古诗文教学中,仅教会学生诵读几篇古诗文,并不算是对他们进行真正的文学熏陶,只有身处浓浓的古诗文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有所受益。于是充分利用班里有限的空间张贴古诗词,让学生走进教室就置身于诗海中。每两天抄上一首《读本》诗词,让学生读、悟、吟、背。板报、橱窗经常刊登古诗词,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在两天内诵读出所教读的古诗文进行表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坚持开展“每两日一诗”活动,采取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学习形式,力争把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第三,我要求我的学生每天采集三个成语,并运用其中一个写一句话。每周背诵并默写一首古诗。

第四,我会根据情况,每个学期举行相应的活动,如古诗文默写比赛、古诗文手抄报比赛、朗诵比赛、成语默写比赛等,既巩固背诵成果,又能加深理解。

第五,教学生制作读书卡片,要求学生每周读几篇课外读物,并选择一篇印象深刻地,按读书卡的内容制作读书卡片,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动笔,读后还要思考。周一的早上,抽出大约5分钟让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诵读含英咀华,熏陶感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三、以运用为提升内化自我的途径,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言光积累而不能运用,其实是无用的消极语言。我们要将以读文会意的积累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运用语言。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目标中也都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积累语言,是提升自我,内化为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运用语言加以强化训练,使积累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首先,重视在生活中运用。诗文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诗文进行表达,能促进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与感悟。在生活中运用诗文的形式很多,如见景吟诗、见物吟诗、叙事吟诗等。带领学生外出郊游时,进行见景吟诗;出示相关画面时,引导学生观景吟诗等。经过近两年来的训练,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们会在不经意间溜出句古诗、好词,而且用得都很得体。诗文在悄然无声中走进了学生们的生活,那些背诵过的诗文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们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其次,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诗文源于生活,是作者生活经历的反应。我重视引导,让学生联系生活,对诗文活学活用。比如:组织学生描写春天的文章,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又绿江南岸”、“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的诗词名句。凡是学生的作文中运用了诗词名句、成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地方进行圈画,并在分数后面用加分的办法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在习作中运用诗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促进了对诗词的品味,活化语言积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识记背诵,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增强学生文化底蕴的必由之路。

来源【励志网】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