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网

Hi, 请登录

江西高考作文试题评析与启示

江西高考作文历来追求“逃逸”原则马上高考前的感言,不让人猜到抓到,不赶时髦,不追风;从而使考生无法宿构和套作。出题人要奉行“让考生有话可说,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同时体现新课标作文宗旨:“我手写我心。”2013年高考作文材料中的“怕”或“不怕”(含喜欢),“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要求考生写出其真实的体验或思考。

三个“或”字是关键:第一个“或”字使信息量增大,可以写“三怕”“二怕”“一怕”,也可以怕一项,喜欢一项;怕一项,喜欢二项等多种组合均可。关键要说出理由,讲出内在必然联系,切忌孤立记流水账,更不能写成回答问题的问答题。虽然审题没有角度限制,但也有部分考生依然把它作为话题作文来写——以话题为出发点作文,不提及“三怕”,只谈恒心、信心、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等,抛开材料自立一个话题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古今中外、海阔天空胡侃一番,写得文采飞扬,却偏离材料作文宗旨——全面准确把握材料,就现象分析加以议论和联想。

第二个“或”字其实是考察考生的思辨能力,有怕的,也有不怕的(含喜欢),思辨能力的考察不是一味地“唱反调”,要能对“不怕”作理性思考,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通过具体自主分析思考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明白道理;切不可写成空洞的牵强的“穿衣戴帽”类作文。

第三个“或”字是对文体的规定:写体验的应是记叙文就应注意六要素,写人记事要有人物、时间、地点、发生、发展经过、结果。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和思考也可以,但必须有“三怕”或“三不怕”(喜欢)中的一项出现。写思考的应是议论文,就应体现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三要素,针对对现象挖掘内涵,具体分析就事论理,引申提炼观点要顺理成章,切不可把奥数当数学,把周树人说成语文,把“三怕”外延扩大,造成“若即若离”类作文。江西历年高考作文对文体特征要求明显,切忌文体不伦不类。

[优秀作文展示与点评之一]

不怕周树人(评分45满分50)

一考生

作为斗士的周树人—鲁迅,文章是匕首,是投枪,嬉笑怒骂,针针见血;作为文人的周树人—鲁迅,文章是行云,是流水,有浓浓的乡思、暖暖的情怀。于是旧时代有人怕他,又有人爱他。而如今的校园里竟然也同时存在这两种态度,乍看让人不解,其实不然。

“怕”,是因为我们在学习鲁迅文章时的偏颇,视乎鲁迅的作品不是用来阅读和审美的,而是用来分析的,无论是教参还是语文老师,都不厌倦其烦地分析它每一句话的含意,似乎鲁迅的作品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包含着不尽的言外之意。

“不怕”,是因为我们可以把鲁迅的文章看成真正的文章,去阅读、思考、理解,去领悟文字背后真实的鲁迅。

读《藤野先生》,可以感知鲁迅先生看到樱花树下梳着辫子的清朝留学生时的深思,看到“日暮里”三个字时的落寞,见到藤野先生时的欣喜以及回到北京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等。这里没有过多的愤世嫉俗,没有更多的反封建思想,它深情款款,洋溢着鲁迅对恩师的感念之情。

读《孔乙己》,不去思考“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体现了孔乙己有几个钱后的故作大方,不去思考这个动作到底体现了先生对科举制度有多大程度的反对,只从人的角度去阅读,去欣赏,去思考是什么造成看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这个被科举制度毒害的被侮辱、被轻视的小人物到底是值得同情还是让人愤怒。

原来,不怕是一种还原,是一种重新认识。

在神坛上的周树人是让人敬而远之的,所以大家“怕”;走下神坛的周树人是让人亲近的,所以大家“不怕”,甚而“喜欢”。

不怕周树人,是因为我们可以把他当做一个真正的作家去看待;不怕周树人,是因为我们不仅仅把周树人定位为勇猛、刚毅的斗士。

于是我明白,不一定非要把周树人的文章全部定位为反封建、反礼教的文章,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理解他的真性情。

带着“不怕”的心情,读《故乡》马上高考前的感言,可以感受先生回到故乡的悲凉心情,感受他因看到闰土在生活压抑下早衰而悲伤地情绪,感受他因看到与记忆中的豆腐西施完全没有相同点的“圆规”而悲凉的心境,等等。

带着“不怕”的心情,读《阿Q正传》,竟然可以轻轻松松从故事中理解阿Q“精神胜利法”产生的根源及其对人生的积极或消极的意义等。

不怕周树人,因为我们可以把他还原真实的鲁迅。

不怕周树人,因为我们可以把他当成一个普通人。

走下神坛,周树人并不是可怕的,而是可爱的。

对于可爱的周树人,你没有必要怕。

点评:文章先写斗士和文人的周树人,引出“怕”与“不怕”的原因。“怕”是教参、老师繁琐地分析肢解和毫无生气地臆测。“不怕”是通过具有生命的感受,通过前后情境变化来理解:活泼与麻木的闰土以及豆腐西施与圆规的截然不同。从周树人的中学名篇的斗争性和思辨性入手,去感受周树人无限诱人的魅力,进而突出“不怕周树人”。全文围绕主题“不怕周树人”用感知透彻领悟周树人作品深层次的意蕴来论证,从行文来看,真能读出作者对周树人的喜爱(“不怕”),否则不能把议论文写得如此情真意切。

[优秀作文展示与点评之二]

我爱周树人(评分45满分50)

一考生

中学生有“三怕”,其中一怕,是周树人,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直为中学生所害怕,更多上的是文笔上的晦涩与深刻,然而对于鲁迅先生,我却是喜欢的,先生身上有一种莫名的魅力吸引着我,令我欲罢不能,佩服不已。

先生为人,我十分佩服。

初识先生,还是在初中课本中描写的白草园和三味书屋里,先生家道富有,然而后倾颓,正如他在《呐喊》自序中所描写的一样,有谁从小康人家步入衰落呢?我在这其中便能看见他人的真面目。早年的他留学于日本仙台,他学习医术,渴望用医术来救治像他父亲那样的病人,然而在仙台的许多事改变了先生,先生如是写道:凡是麻木的国人,即使体格如何的健壮,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在于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后先生弃医从文,在文章中寻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先生三易其志,深明大义,身躯微弱,却以天下为己任,如此大智大勇的人,我十分的佩服,正如所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却没有丝毫的奴颜。”

先生行文,我十分的佩服。

常常想起民国,自由之风多出于狂狷之士,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陈寅恪,有风趣幽默,造诣颇深的钱钟书。而鲁迅先生作为前辈,亦开一代文章之风。

犹记得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犹记得祥林嫂,身世凄惨,却为世所弃;犹记得阿Q,常遭恶打却精神胜利。这些鲜活的人物像是那么真实的存在过,观先生之作品,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甚至构成了我们幸福或是快乐的源泉,先生对国人性格弱点的剖析,着实深刻,着实令人难以忘却。先生的杂文亦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他的文章是利剑,似匕首,直插敌人的心脏,反动派被他描述成落水狗的“哈巴狗”,干脆利落而又常令人忍俊不禁。

先生的一生几乎都是以一位医生的身份出现的,中国病了,先生的望闻问切,他在纸上书写着密密麻麻的小楷,他要为中华开济良方,而先生的确做到了。

上个世纪的一天,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全国来吊唁先生的人不计其数,“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先生的精神光照千秋,激励无数人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奋然前行。正如先生身上盖的红布上醒目的写着三个大字——民族魂。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为人,深明大义;先生行文,果敢大胆。如此中华之侠士周树人,怎能不爱?

点评:考生从材料中“三怕(喜欢)”中,选取了“我爱周树人”作为鲜明的论点,然后从先生为人、先生行文、先生之风及先生的医治中国的医生身份、伟大思想的魅力来论说我爱周树人,使文章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最可取的是考生把中学教材中鲁迅的经典名篇及精髓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很自然流露出对鲁迅喜爱之情和考生对教材的用功钻研。能灵活运用教材作为论据的作文本身就是一大亮点。

[教师阅卷启示]

1.作文审题很重要,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有区别,话题作文要求较之材料作文要求宽泛。叫你写什么,就写什么。切不可借题发挥,更不可出现准备几则素材作论据就可应对十几个高考话题作文的揶揄。

2.作文切入口要小而精确,高考考察的是“裸露”的语文素养,给人返璞归真之感,因此学生平时作文素养积淀很重要,这样才能在行文时从容不迫,收缩简练有力,于规整中见灵动,灵活自如地游刃考场。

3.文体特征要鲜明,但选择文体时须慎重。写议论文三要素要突出,不可写成抒情散文,有些学生为体现文采和知识面,往往是名人、名言、名例的罗列,满眼比喻、排比以及华丽辞藻堆砌,却忽视了议论文最本质的东西,即运用明晰的概念和准确的判断,进行合理推理,表达自己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2013年江西高考作文如写议论文必须对材料作具体分析、就事论事顺理成章地提炼出观点,否则语言再华美也只能是华而不实,甚至偏离主题。

4.学生应该把语文经典课文当做最好的素材来挖掘,读课文时要培养常读常新的感悟能力,独立思考,既要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名家的精神世界里畅游、涵泳,同学们可以与名家心灵碰撞,发出耀眼的火花,采撷绚丽的花朵,把发掘出来的作品精髓,进行变形组装,如鲁迅的目标:我以我血荐轩辕,文天祥的目标:不指南方誓不休,杜甫的目标:安得广厦千万间,屈原的目标:亦余心之所善兮等。学生用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展示给阅卷老师,一定能获得好感。

学生读课文时只要有思想灵光的闪现,就随即记录下来。积累对课文富有哲理的感悟,养成写精彩片段的抒情、议论、评价能力,处处散发出浓烈的文学芬香,时时展现深厚的文化氛围,考场就可有米之炊,这种训练本身就是一种作文能力的培养,又能给文章增添亮点。

来源【励志网】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