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网

Hi, 请登录

电车难题:转弯?不转弯?

有些实验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但还有一些是无法在现实中做到的,怎么办呢?我们还可以通过想象力来实施。接下来这几个全球著名的思想实验,将带你开启一段脑洞大开的思维之旅。

结果很重要

在哈佛大学著名的政治哲学公开课《公正》中,迈克尔・桑德尔教授要求学生想象一下这么个场景――你是一名电车司机,那天,你驾驶着一辆有轨电车高速向前行驶,刹车突然失灵,不巧,在你前方不远处有5名维修工人,眼看你就要撞到他们了。但幸运的是,电车转向杆功能正常。这时,你可以转动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去。然而问题在于,那条轨道上也有一名工人。

摆在眼前的路无非两条――转弯,撞死1名工人;不转弯,撞死5名工人。这时,你会怎么办?

这就是多年来引起人们颇多争议的著名思想实验“电车难题”,无论怎么选都有可能遭受良心和道德的谴责。我们不妨来看看在不同的选择面前,你有可能产生的心理活动和结果――

你拉动拉杆,轨道另一端的人死了。你认为,如果非要牺牲,与其让五个人全都丧命,不如只牺牲一个。虽然你遗憾愧疚,但也已经通过努力,把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毕竟5>1,用少数人的死亡挽救多数人的生命,在那一刻这是最优的选择。

然而,有人谴责你的出发点太过功利,众生平等,人不应该作为效用最大化的代价,所以,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那个“无关者”的死负部分责任。

或者,你没有拉动拉杆,5人全部丧生。你认为道德的判断不是根据结果,你不能把那1个人作为另外5个人获救的的代价。所以从本质上看,两条轨道上的重量是一样的,“5=1”。

但是这回,指责你的人更多了――如果可以只死一个人,那么为什么要死五个?

事实上,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也曾就此进行过一次大范围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地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出身,他们给出的答案都惊人地相似――几乎所有人都愿意转动变道拉杆。虽然大多数人对此会犹豫,但不难做出决定。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人觉得,如果能救活5个,哪怕牺牲1个也是值得的。拉动拉杆虽然也会造成不好的结果,但至少不是最坏的。

就像在空难事故中,我们把那些在最后关头改变航向,让失控飞机落入人烟稀少地带的人称为英雄一样,他们已经尽力挽救了大多数人。可见,在很多情况下,人们认为,行为的对错取决于它造成的结果。

行为是否道德

但换成其他情况,大多数人却又对“结果”不那么坚定了。循着电车难题,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个情境。

这回,你站在天桥上,突然你看到桥下一辆失控的电车正疯狂向前行驶。在轨道前方,有五名工人正专心致志地工作,没发现电车正向他们冲来。此时,你身边正好站了一个胖子,你发现他的巨大体形与重量,正好可以挡住电车,从而使五名工人幸免于难。但与此同时,胖子必死无疑。那么,在不考虑是否犯法的前提下,你是选择杀死1个胖子拯救5个工人还是坐视工人们魂飞天外?

如果按第一种情况取最优结果的价值判断(可以只死1个,为什么要死5个),那么,这个情境应该也不难得到相似的答案。但是,在哈佛大学的问卷调查中,那些在上一种情况选择“5>1”的人们,这次却集体站在了少数这一边,几乎没有人选择把胖子推下去。为何在第一种情况下大多数人认可的对错取决于结果,到了第二种情况就行不通了呢?

有人说,胖子和我们一样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他并不牵涉到这件事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不应该把其他人的生命掌控在自己手里;也有人说,在第二种情况下,推胖子是我们的自愿选择,我们有能力选择推或者不推,而主动“杀人”是我们的伦理和道德所无法容忍的。

你看,这次大家更关注的是行为本身是否合情合理。虽然杀1个胖子可以救5条命,但人们觉得这样做有违伦理道德,因为行为本身就有问题。即使是为了拯救多数人,杀害无辜也是不对的。你看,结果主义在这里不起作用了。

那么问题来了,人们在做选择时,究竟是以什么为原则呢?为什么有时候,人们在乎结果好坏,而有时哈佛公开课公正感想,人们又更在乎行为过程是否合理?

真实的“电车难题”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车难题”也无处不在。要想弄清楚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价值判断,我们不妨来看一个现实版的“电车难题”事件。

这是一个发生在英国的真实故事。

19世纪,一艘英国船只在南大西洋发生了事故。船上有4名船员,假设 A是船长,B、C、D是另外三名船员。据当时的报纸描述,他们都是品行良好的人,其中,A、B、C在伦敦都有家庭、有孩子,而 D是一名17岁的孤儿,这是他第一次出海远航。出发前,他满怀希望和热情,认为这次航行可以让17岁的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但很遗憾,事情并没有像他想象得那么顺利。他们的船只被海浪击中并沉入大海。所幸,4名船员都逃上了救生艇,然而,他们的食物只有两个罐头,没有水。在开始的几天里,他们什么都没吃。到了第四天,他们打开了第一个罐头,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吃了一只海龟和剩下的罐头。到了第八天,所有食物都吃光了。

在之后的几天里,他们在茫茫大海中飘荡,不仅没有救援船只的身影,连海鱼、海龟也再没出现。过程中还发生了其他事,比如D不听大家劝阻喝了海水,并因此病倒。到了第19天,除了病重的D奄奄一息外,其他3个人也饿得快支撑不下去了。此时,船长提议来一次抽签,与其4个人一起饿死,不如牺牲1个人挽救其他3个人的生命――也就是,吃人。

然而,由于B极力反对抽签这种做法,到最后,这件事便不了了之了。又过了两天,救援船只依旧没有出现。

想象一下,换成是你,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再提议进行一次抽签?坐以待毙?或者……

可能你已经猜到故事接下来的发展了,没错,A、B和C把目光对准了奄奄一息的D,他们杀了他。尽管良心上受着谴责,但他们还是享受着D的“恩赐”。在未来的四天里,他们3个吃着D的血和肉,最终哈佛公开课公正感想,他们活着等来了救援船只。

由于杀了人,他们被警察逮捕并接受了法院审判。在法庭上,他们没有否认自己的行为,只是在辩护中他们称,如果不吃D,四个人都会死,而现在,一个人的死就换来了三个人的生机,最终的结果更好,他们没有做错。

现在,想象一下你是陪审团成员,如果暂且抛开法律层面的考虑,从道义上评判他们的行为,你觉得他们应该被无罪释放吗?

这个故事听起来是不是与之前“要不要杀了胖子救活五条人命”的情况颇为相似?如果按照之前不推胖子的理由和逻辑――行为本身要合乎道德,那么在这个故事中,三名船员是不值得被原谅的,因为他们起码同时违背了两条伦理:杀人、吃人。谋杀就是谋杀,即使它能增加社会幸福总和,即使这个行为带来的后果是更多人活下来了。如果这种行为合理,那么那些社会上的杀人犯为了自己、家人或其他更高尚的目的,也会被认为是符合道德的。

然而,在当时的伦敦社会,大家对他们的“遭遇”十分同情。有人认为,在如此绝望的情况下,为了生存你不得不做些什么。杀人、吃人都是在特殊、严峻情况下的不情之举。如果一个人的牺牲可以挽救其他人,那么这种牺牲在所难免。不仅如此,也有人称这还牵扯到数量和影响的问题。D没有家庭、家人,他是一个孤儿。但其他几个人可能还有一大家子人要照顾。如果考虑价值和对社会的影响, 它就不仅仅是3比1了。就连当时的报纸也为他们开脱――如果不是因为家人,他们当然不会这么做。

你看,这一次,伦理道德又被人们抛诸脑后了,结果和功利反过来成了评判对错的标准。两种相似的情况,为何这一次,答案不同了?

无法抛弃的利益

很简单,因为这回,“我们”成了灾难的当事人。

在“电车难题”里,无论是司机还是桥上的旁观者,“我们”的利益都置身事外。试想,如果在电车另一轨道上的那1名工人是你的亲人,那么“可以只死1个,为什么要死5个”的理性对错评判标准是否还能发挥作用?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你刚好是那5名工人中的一员,会不会希望有哪个“好心”的路人扔下一个胖子救你于水火?

从大家对“吃人事件”的态度中,我们不难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可见,大多数时候,当面对他人的利益时,我们都是冷漠的。就像在第一种情况下,那6条生命对“我们”来说只是数字概念而已。所以作为旁观者,当面临二择一的必选题时,我们当然愿意站在大多数人这一边。

至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立场不一,答案自然也就不同。“电车难题”是一个难有答案的讨论,一旦变换一个条件,人们选择的标准立马也会发生改变,正义和邪恶永远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不身临其境,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会何去何从。

来源【励志网】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