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网

Hi, 请登录

浅论《莺莺传》与《西厢记》的审美感受差异

摘要:元稹的《莺莺传》是崔张故事的首创,王实甫在此基础上,改编成著名元杂剧《西厢记》,二者却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感受。本文从读者的阅读体验入手,比较《莺莺传》和《西厢记》带给读者的不同的审美感受,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莺莺传》;《西厢记》;审美感受

中图分类号:I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07-02

众所周知,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元稹的唐传奇《莺莺传》,二者的故事情节除结局外大致相似,但是读者阅读这两部作品时,却有着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审美体验。阅读《莺莺传》,久久留于心际的是一份怅惘悲哀,而阅读《西厢记》,读者则往往难以抑制住内心的喜悦以及取得喜悦后的满足。本文将从读者的阅读体验入手,比较《莺莺传》和《西厢记》带给读者的不同的审美感受,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差异的原因。

一、《莺莺传》与《西厢记》不同的审美感受差异

元稹《莺莺传》的主要内容是讲“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曾游于蒲州,住在普救寺内。正巧他的姨母“崔氏妇”也带着女儿莺莺住在这里,当时正逢乱军“大掠蒲人”,崔氏母女“旅寓惶骇,不知所托。”由于张生的保护,“遂不及于难”。此后,张生与莺莺经历一番周折,而相爱至深杨震四知的感想,私自结合。但张生最终因求取功名,抛却了莺莺。几年后二人各自成立自己的家庭,张生“求以外兄见”,莺莺“终不为出”。{1}

读完《莺莺传》,笔者内心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悲哀与无奈,他们悲剧式的爱情故事,也深深地颤动人心。莺莺是长于深闺的大家闺秀,美丽而富有才情。她的内心既渴望爱情的滋润,但又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是个矛盾的人物。而几番思量,她又惧而更爱,终于主动投入张生的怀抱,去追求美好的爱情。但她又怎知,封建的牢笼是处处都在的,它笼罩了一切,包括张生的心。他们在最后的分别之际,莺莺痛苦地预感到“始乱终弃”的结局。“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没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感于此行?然而君既不怿杨震四知的感想,无以奉宁。”{2}这段话是莺莺内心流着泪的哀诉。

莺莺的悲剧,归根到底,不是张生造成的。在这场爱情中,张生同样是个悲剧人物。张生遇到莺莺之前,“未尝近女色”,二十三岁终于找到了意中人,开始了迫切的追求。他把莺莺视为女神,所以写下《会真诗》。恩爱刚刚开始,他就不得不离开莺莺而去京城应试。张生的心理是及其矛盾的:一方面是梦寐以求的红颜知己,一方面是读书人的理想。而最终张生割舍了自我私情,而选择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功名。是当时的社会现实要他割舍掉这份儿女的私情,若要怪罪起来,也只能怪当年的他们都还太年轻,怎懂得这人世间的苍凉?

而读《西厢记》,则全然不是这番悲凉与凄楚。莺莺同样是深受封建传统道德思想熏陶的大家闺秀,因渴望爱情而不顾传统礼教的束缚,与张生私自结合;张生作为一个儒学之士,尽管处处严守礼教,但也是克制不住自己对莺莺的爱慕之情。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曲折而又具有喜剧性的故事,老夫人的阻挠和红娘的奋力相助使读者对于崔张最后的结合产生更大的满足感。故事以向封建传统的妥协作为结束,张生考取功名,和莺莺结为永世的夫妻。王实甫那句“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更是将才子配佳人的故事题材升华到抒发人类永恒的美好愿望的高度。

二、产生审美感受差异的原因

类似的故事情节,性格相似的主人公,为何会给读者带来差异如此之大的审美感受?通过对比《莺莺传》和《西厢记》的文本,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来一些原因。

(一)不同的矛盾冲突

通过前文对于《莺莺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造成崔张爱情悲剧的原因归根结底不是张生的冷酷无情,而是当时“一个无形的、不可言明而又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3}二人都在同当时压制人的传统作斗争,但是最终没有逃出世俗的牢笼。这种由社会现实造成的悲剧是让人无法反抗的。而这种现实古今皆有,因而今天的人们在阅读《莺莺传》时,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当时封建社会的残酷,更多的是产生一种跨时代性的共鸣,从而产生悲悯之情,这也是悲剧带给欣赏者的观赏感受。

而和《莺莺传》不同的是,《西厢记》里,矛盾对立的双方都是有形的――老夫人和崔张集团(包括崔莺莺、张生以及红娘)。如此一来,《西厢记》便成了演绎崔张集团如何追求自由婚恋而同老夫人反抗的故事。老夫人是崔莺莺的母亲,女儿挑战母亲,自然要比挑战无形的封建思想容易得多。虽然故事中也隐含着崔莺莺对封礼教的反抗,老夫人便是作为封建礼教的“代言人”,但毕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最终老夫人以要张生考取功名为娶崔莺莺的要求,化解了二者之间的矛盾,既保全了封建礼教的制约性,也成全了二人美好的爱情。当读者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内心自然会感到心满意足,并激发起对生活的热切盼望。

(二)《西厢记》中喜剧性情节及人物对白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添加了大量的具有喜剧性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之间的对白,从而使得故事朝着大团圆的结局发展。不像《莺莺传》,全文笼罩着一股忧哀之情。以下列举并分析几个具有喜剧性的情节和人物对白,说明此对于观众产生愉悦感受的原因。

张生在王实甫的笔下,是个“傻角”。处处显得幼稚可笑。初见崔莺莺时, 因为从未见过如此美丽少女而有些失态。当莺莺回梨花深院了,要不是法聪阻止,几乎都准备跟进去了。从法本那里出来,遇到红娘,他迫不及待地向红娘作了自我介绍:“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④看他这番自我介绍,他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八字以及婚姻状况报告给红娘,他的心思显而易见,让人忍俊不禁。他因思念莺莺而成“病”,进入神思恍惚状态。接到红娘送来莺莺诗笺,自认为是解谜的能手,兴高采烈地跳墙过去后,见到一个少女就过去搂抱,却发现并非莺莺而是红娘。这些情节,富于喜剧性,而张生如果是情场老手,就不会成为莺莺和红娘所说的“傻角”,这些笑料当然不会再发生。

喜剧情节不仅仅只令人发笑,让人感到快意的也是喜剧情节。“拷红”一折便是典型。金圣叹批《西厢记》,评点这一折时,将读“拷红”列入了生活中的三十三件快事中。⑤的确,“拷红”一折中红娘的对答如流、势如破竹之气让人备感痛快。这一折精彩地描写了红娘如何应对老夫人的拷问,红娘一一指出了老夫人所犯的错误,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万全之策,令笔者读后对红娘赞叹不已。

除了情节具有喜剧性,很多人物对白也能给读者带来愉悦。比如,红娘送来张生所写书简,正是莺莺所盼望的,她却煞有介事地责备红娘不该“将这简贴戏弄我”,要向老夫人告发,要把红娘打下“这个小下截来”。红娘看出莺莺的装腔作势,假作真的要向老夫人告发。我们来看这段对话:

红娘 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说啊,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

莺莺(旦作揪住科)我逗你耍来。

红娘 放手,看打下下截来!

莺莺 张生两日如何?

红娘 我则不说。

莺莺 好姐姐,你说与我听听咱!⑥

这段对话,将红娘的顽皮和莺莺少女羞涩又急切的心理展现出来。她向红娘讨饶, 求红娘为之保守秘密。莺莺所做的一切,都瞒不过聪明伶俐的红娘。但是莺莺仍旧想尽可能瞒一些,这是莺莺的身分和性格所决定的,但也正因为这样,环绕着莺莺的一举一动,无不笑料丛生。

对比《西厢记》,《莺莺传》中喜剧性的情节和对白很少。张生和莺莺的对白,多是写离别,哀戚之情溢于言表,读者寻不到一点喜剧的因素。故而二者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三)不同的结局给人造成相反的审美感受

这一点可以说是《莺莺传》和《西厢记》带给人不同审美感受最关键的原因。《莺莺传》以崔张爱情的破裂为结局,令人唏嘘。《西厢记》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没有将“那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不同的结局,给人不同的震撼力,我们很难评判哪一种结局更具有艺术性。悲剧有悲剧法发人深省的效果,喜剧也有喜剧给人希望和朝气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说,悲剧可以通过触发人的同情和恐惧,达到对人心灵的净化。《莺莺传》在那个时代,同样具有这样的功效。唐代,封建礼教占有统治势力,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要求“讲礼法”。但那种“礼法”是窒息人的真实情感的东西,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激起反“礼法”的情绪。这种情绪,曾在当时的民间文艺形式“说话”和 “传奇”中反映出来。如《离魂记》《柳毅传》,特别是《李娃传》,都在婚姻问题上表现了反礼教的倾向,《莺莺传》也是如此。中唐时期,一方面人们追求自由,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摧残民众的这种要求,而《莺莺传》这一悲剧,恰恰可以释放人们内心中的压抑与痛苦,从而带给人净化心灵的审美感受。今天读《莺莺传》,人们释放的是对现实的某些无奈,进而从莺莺的反抗中思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缺憾美,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对于《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历来众说纷纭。有不少研究者认为《西厢记》第五折不是王实甫所写,金圣叹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之一。他认为《西厢记》应止于“惊梦”一折,并分析了第五折不属王实甫所写的各种证据。⑦蒋星煜也认为“第五本的继续从任何方面来说都不足取,对于增强喜剧效果,也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人们之所以传说王实甫到《长亭送别》即逝世, 所以怀疑别人所续, 原因即在此。”且不论第五折究竟出自谁手,也不论这个结局是否符合当时社会的真实性,有一点我们不可忽略,那就是这个大团圆的结局既使整个故事发展完整,也很好地诠释了王实甫“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如果《西厢记》止于“惊梦”,那么前文提到的郑恒该做如何交代?莺莺和张生的结局究竟怎样?王实甫通过《西厢记》传达出来的美好愿望能否实现?这一系列问题都无从解答。王实甫《西厢记》的进步之处,就是在于他借用《莺莺传》的题材,向那个时出了抗议,抒写出人们心目中永恒的愿望,给人们以希望和朝气。现实中实现不了或者是不易实现的梦想,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可以找到慰藉,可以看到希望。这也是为何千百年后,《西厢记》依然散发着艺术魅力的原因。

三、结语

《莺莺传》和《西厢记》,同样的题材,由于不同的矛盾冲突、不同的情节及对白描写以及不同的结局,使读者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感受。尽管如此,二者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人们也可以在阅读时体验到不同的价值。正是文学的多样性,才使得文学的世界永远充满迷人的光辉。

注释:

①②④⑥王实甫.西厢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145页、第21、71页.

③于丽,陈晓青. 与审美感受差异之辨 [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八期.

⑤⑦王实甫著.西厢记.金圣叹批评[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年1月第一版,第162、182页.

来源【励志网】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