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网

Hi, 请登录

中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探讨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培养的是适合社会需要的初级会计人才,因而更应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鉴于会计工作的特点,校外实习质量难以保证,立足校内实训,投资少、见效快,成为必经之路,但也面临师资和教材两大难题。从实训教师、实训教材、实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提高了校内实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61-01

会计是一门集理论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不仅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拥有一套规范的专业操作程序和方法,计算性和操作性很强。因此,会计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各项技能,培养其较高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二者结合,学生毕业后才能学有所用,独立完成会计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目前,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这既不符合国家规定又不符合学生实际。中职学生大多来源于文化课基础薄弱的初中毕业生,理解能力有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专业课理论学习很吃力。因此,中职教育只有不断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

实践教学主要有校外实习和校内实训两种形式。校外实习通常采取实地顶岗实习的方式,但由于实习受经费普遍不足,实习单位财会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商业秘密的安全性、会计岗位的责任性和会计工作的连续性的影响,都使得校外实习的实际效果不尽人意,很难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并具有开拓创新型的会计人才。因而实践性教学应更多地立足于校内。

1 校内实训面临的两大难题

1.1 师资问题

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缺少会计实践工作经历。虽然学校非常重视师资的培养,大力提倡“双师型”教师,但多数“双师型”教师是应试型的“双师”,比如参加某些会计类的课程培训,或是参加国家统一会计类考试,获得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等资格。他们有非常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大都没有亲身参加过会计工作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常常出现对理论课中未涉及到的一些现实问题把握不准的现象。如“科目汇总表”是放在记账凭证的前面还是后面,记账凭证的附件怎么填(几张),增值税发票如何认证,商业零售不开发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怎样报税、能否抵扣等等。老师动手能力差,怎能培养出动手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

1.2 教材问题

现有中职教材基本与大专教材差不多,不符合初中生特点,理论性强、实践性弱。以《基础会计》为例,通篇讲工业企业的例子,而学生熟悉的是商业零售业;课本上讲:因公外出预借差旅费的会计分录是“借:其他应收款贷:库存现金”,原始凭证是什么、需要哪些人员签章却只字未提;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消费者没要发票,经营者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怎样报税、能否抵扣,从课本上找不到答案。

2 解决问题的办法

2.1 师资

(1)鼓励会计专业课教师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财政局)应当加强对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监督、指导;各单位应鼓励持证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保证学习时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把持证教师视同财务人员对待,报销考试、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这样就调动了会计专业课教师参与会计实践工作的积极性,为专业课教师提供了学习实践交流的机会,也为持证上岗提供了条件。

(2)学校出面利用寒暑假委派持证教师到会计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见习,鼓励持证教师兼职。这是专业课教师接触会计实践工作的捷径,既省钱又省力,又能全面地接触经济业务。

(3)安排会计专业课教师在本校财务科室兼职或实习。熟悉原始凭证的种类、粘贴方法,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凭证的装订等实践操作环节。

(4)会计专业课教师应定期轮换所教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法规变化频繁,如果一个教师多年只教一门专业课,容易导致教师专业知识面狭窄、知识更新缓慢。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师只有把会计技能、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课,融会贯通,才能组织编写教学案例,系统掌握会计理论。

(5)“内训外聘”鼓励和引导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积极引进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充实到实训指导教师行列会计手工帐实训心得,或者聘请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2.2 会计实训教材(会计实训资料、案例)及实训过程

会计实训教材是学生进行实训的蓝本,也是实训教师实施指导的依据,是会计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它具有典型性、系统性、连续性、综合性和互动性的特征;案例资料要与实际工作相符或相近(仿真),要将会计工作中的常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融入其中;实训案例必须是全面的、大作业式、仿真性的通例,前后资料必须高度关联,保证实训时能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键环节等,进行原理与过程应用为

主的、无缝链接式的全程操作。所以会计实训案例,应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研或科研项目进行立项资助,从而加强会计实训案例的建设。结合本校实际可先小后大,分步进行。

2.2.1 鼓励教师编写校本实训教材(案例)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举容易理解的实例。如:

①面粉厂购进小麦――生产面粉――销售面粉。

②食品厂购进面粉、油、糖、盐等――加工生产面包、饼干、蛋糕――销售给超市。常见原始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借款单、交通费票据、收据、运杂费单据、工资计算单、差旅费报销单、各种结算凭证、领料单、折旧费计算单等等,让学生填制和粘贴。从会计用品商店购买来记账凭证、总账、明细账帐页、科目汇总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凭证封面等。对会计核算过程全面系统练习,仿真操作。可以在基础会计课中随堂练习,分段掌握。学完基础会计后,利用一至二周时间,系统练习,全面提升。

2.2.2 会计电算化与手工记账相结合

建立上述面粉厂、食品厂的帐套信息,输入有关信息和数据,利用总账系统、报表系统,从初始资料开始,人员分工、设置权限、记账凭证填制、审核、记账等等,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生成,系统学习,全面掌握。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提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手工记账和电算化并举,手工记账是基础,如果不会手工记账,电算化条件下难以运行;如果不会电算化,编制试算平衡表、采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登记总账,业务量大时,手工记账很繁琐,学生容易厌倦、偷懒、不做完。让他们手工把凭证做完,上机操作,眨眼之间记账完毕,既感到新奇美妙又具有成就感。与手工操作相比,确实能体会到电算化的优势,为学习和掌握先进技术提供兴趣和动力。

2.2.3 成本会计、财务会计与电算化相结合

把会计电算化的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会计报表管理系统等与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相关章节相结合,每章节安排1-2周上机操作时间,分块练习。

2.2.4 分组操作、合理分工、培养团队意识

3人一组,设出纳、会计、主管岗位,赋予各自权限。三人按分工先后顺序,轮流上机操作。组与组之间,比、学、赶、帮、超,像接力赛一样,比速度、比准确率。既分工又协作,三人岗位互换,各来一遍。选出优胜组,给予一定奖励。

2.2.5 同行交换

校与校之间交换实训资料(案例)。每个学校师资有限,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开发出大量既符合实际又满足需要的实训案例,同行之间相互借鉴、互相学习,是提高校内实训效果的捷径。

总之,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初级会计人才,在不具备校外实训的前提下,必须加大校内实训力度,培养动手能力。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学生就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文林,张延民.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2).

[2]陆国斌,王忠孝.新编会计电算化(实训篇)[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会计手工帐实训心得,(2).

[3]闫灵萍.校内模拟实习是会计专业实训的主渠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1).

[4]胡玉红.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校内实训体系的构建[J].魅力中国,2009,(10).

来源【励志网】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

二维码
评论